碉楼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碉楼密码
■1833
现存的开平碉楼,从最繁盛时的3000多座,到如今是有数可查的1833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开平碉楼不仅作为一栋建筑出现,而是作为一种特殊建筑群以及村落生活而存在。
■碉楼三类
按功能不同,碉楼可分为三种大类:
居楼
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49座,在开平碉楼中约占62%。它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结合了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造型多样,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铭石楼、瑞石楼就是其代表。
众楼
众楼由全村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装饰少而防卫性强。在三类碉楼中,众楼出现最早,现存473座,约占开平碉楼的26﹪。
更楼
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更楼出现时间最晚,现存221座,约占开平碉楼的12%。南楼是更楼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