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乳业五年战略规划开局之年迎来开门红。在行业整体承压波动的背景下,新乳业2023年连续5年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市场规模逾百亿。
5月21日,新乳业在成都举办“新质鲜行 焕芯向前”2024年投资者大会,详细解读了推进战略落地、打造新质动力、实现价值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优结构领跑“鲜”升级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奶业市场正从常温奶向低温奶过渡,低温奶成为乳品行业新的增长曲线,从政策端到市场端达成共识。凯度数据显示,全国低温鲜奶渗透率从2018年的18%上升至2023年的39%,高端奶渗透率同期相比提升5.9%。
作为国内较早以“新鲜”为核心价值的乳品品牌,新乳业构建了领“鲜”的低温产品矩阵。2020年-2023年,新乳业低温鲜奶销售额实现高双位数增长,全国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面对低温乳品的新趋势,新乳业升级提出“做强低温、价值引领”。2023年,新乳业宣布“24小时鲜活有机乳”只卖当天的有机鲜牛乳,其“24小时”高端系列产品同比增速近40%,今年将落地到更多子公司,带动优化整体产品结构。
会上,新乳业董事长席刚以“向新质行”为主题,解读了对于新趋势的新理解和新乳业的新举措。席刚表示,当前消费趋势呈现出“审慎精明”“品质至微”“价值重构”的新动向,乳品行业需以科技加持,以创新引领,推进新质生产。
席刚介绍,新乳业要持续追求“责任”“创新”“卓越”的品牌精神,用好产品、敏捷高效的供应链、快速转化的科技力,为相关利益方创造卓越价值。
“芯”科技赋能新产品
据新乳业披露,2023年新品收入占比12%,连续三年占比保持稳定。
作为“快速转换的科技力”的重要组成,新乳业把科技创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新包装、新技术、新设备等在内的生物科技,着力推动包装绿色发展,通过控糖技术、菌种开发应用、乳糖不耐受应对策略等重点课题研究,提升产品创新的科技价值;另一类是包括AI应用转换、智能化与自动化改造在内的数字科技,通过数字化升级进行供应链创新和效率提升。
新乳业副总裁张帅介绍,目前新乳业已建立“科技研究院+分子力量”的科技双轮驱动。以科技双轮驱动赋能,新乳业将着力“活性物质保留”研究,加大设备柔性定制与国产替代力度;着力控酸、控稳、控甜的生物工程定向调控,塑造健康美味的“真零”酸奶;而在被誉为乳业“芯片”的益生菌科技领域,新乳业将打通已有2000多菌株的菌种库、省重点实验室支撑的科研平台以及产业链全链路建设核心知识产权保护的产业转化平台。
数据显示,2023年,新乳业取得专利授权共40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先后推出多维晶球酸奶活润、气泡酸奶“酸奶生汽了”及“菌小方”等差异化产品。
“柔”生产实现新制造
会上,新乳业介绍了“24小时”系列鲜奶产品背后的“308”供应链。经过数字化升级赋能与供应链改造,新乳业实现订单提前3小时下单、每天0点灌装、8点将产品送至终端的高效运转。
日前,新乳业旗下新华西工厂荣获TPM(全球卓越制造大奖)优胜奖,并将持续推进WCM世界级制造工厂;“鲜活源”智能化全链路食品安全管理与溯源系统入围“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典型案例组织前10强。
会上,新乳业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爱莫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拓展AI应用场景,以“乳品+AI”重构一杯牛奶的价值与想象。此外,新乳业还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合作伙伴”。
在社会责任方面,新乳业持续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收购玉米青贮32万吨,帮扶惠及3万余农户,长期为养殖合作社提供奶牛饲养方面的指导与培训。“希望有你”公益平台为大理洱源县捐赠价值60万元的营养学生奶,“食育乐园”实景体验活动参与人数达145000人次。
未来,新乳业内控体系建设将通过数字化变革,着力推动智慧风控体系建设,从管控型内控向增值型内控发展。
资讯文图来源:品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