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光影 礼乐复兴“世界遗产”
【传统】寻根·“活着”的“世界遗产”
每一座碉楼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每次回乡,驱车走过325国道,那些碉楼的前面,主人都会种上几棵棕榈树,每当老远老远看到那高高的挺拔的树身,我都会联想到海边的望夫石,和那些终老也没有见过丈夫一面的侨乡老妇人。”广东省文联理论部主任梁少锋,是土生土长的开平人。碉楼于他,既是生活周边,也是一种文化根源。
开平碉楼始建于清初,大量兴起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碉楼的历史作用主要是防涝防匪之用,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平碉楼,人们认识它更多地是从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在自力村、马降龙拍摄的《让子弹飞》、在赤坎拍摄的《一代宗师》,以及在《风雨西关》、《等着你回来》、《广州码头》等等众多影视剧集里,以各种姿态跨越时空的碉楼。
五邑大学原副校长、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开平碉楼申遗首席专家 张国雄
在学术专家的眼里,开平碉楼是融合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拱券,伊斯兰风格的穹窿顶,以及葡式建筑中的骑楼,巴洛克风格建筑,在开平随处可见。他们有中国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特别是欧洲大陆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哥特式、罗马式各有特色,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也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历史,同时也体现凝聚了当地的民风。
“开平碉楼高于一般居民楼,墙体也比一般民居厚实坚固,铁栅小窗,突角悬堡,是开平碉楼的一大建筑特色。角堡内还开设了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五邑大学原副校长张国雄教授,是开平碉楼申遗时的首席专家,他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清朝末年,人们迫于生计出洋谋生,土匪对侨眷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于是大量产生了这种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的防御性建筑。”
广东省文联理论部主任、开平人 梁少锋
“在海外打拼的华侨,将积蓄一生的血汗钱,和所见识到的建筑样式、建筑材料寄到家乡,建造了这些碉楼。”梁少锋说,“其实也是把自己对未来的一种追求、向往,和对家乡的一往情深,凝聚在碉楼的本体上。”
每一座碉楼里都有一段故事。碉楼里有很多从国外带回来的贵重器皿和豪华的生活用品。然而从民国初年华侨写的书信中,如今的人们可以知道:到了海外打工才知道生活的艰辛,他们被当地人叫“猪仔”,承担修铁路中最危险的活。而那些有西洋风格的建筑,仔细看来还浑身散发着庀的乡土气息,屋檐、门框浮雕的图案,檐上的壁画,各种细节都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传统审美。
每座碉楼的历史就是它的性格
不同碉楼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姿态与性格,这些就是历史与生活。
人们很容易迷失于碉楼精巧的细节中。无论是建筑学专家、摄影发烧友,还是普通旅游者,都能在这跨越时空的建筑群中,找到各自的兴奋点。
在开平碉楼中高度排第一的瑞石楼,外观也集众家所长。楼体首至五层,每层都有不同的线脚和柱饰,窗裙、窗楣和窗花的造型和构图也各有不同。六层有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七层南北两面可见到巴洛克风格的山花图案。九层小凉亭的穹窿顶,罗马风格浓重。楼的顶部还有3层亭阁,其中以四周用承重墙接托的罗马穹窿顶和以支柱支承的拜占庭穹窿顶造型最为显著。
位于塘口自力村的铭石楼,为方姓华侨方润文1925年所建,外形壮观,内部陈设十分豪华,楼内至今保存着完整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除制作精致的岭南家具外,名贵的“舶来品”也在诉说着中西文化的融合。像铭石楼这样的碉楼遍布侨乡村落,寄托着数代侨眷主人落叶归根的神往。而当我们说起碉楼的英勇威武,赤坎腾蛟村的更楼“南楼”,就曾留下与日军激战了八天七夜的抗日勇士的壮歌。
“这些窗户都是原装的,从这里可以看到赤坎百足山,当年日本侵华时还能看到飞机扔炸弹。”开平市塘口镇三社村,何伯1935年就在碉楼里出生,“我一出生没见过我父亲,我出生时他在美国,每逢4年回一次中国,最后一次走后,日本人打来了,就没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