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流传 陈皮上的岭南文化密码
【创新】传承·非遗新生
重传统爱创新 陈皮上焕发的岭南精神
中国烹饪大师,新会陈皮宴主厨 阮兆佳
低调务实的岭南人有一种精神,将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融入生活,也因此,好东西才能够世代传承,历久弥新。陈皮文化就是最好的例证。
以美食为天的岭南人当然也不会忘记把陈皮加入美食的制作。陈皮往往不是主菜,却能令主角大放光彩,这也正吻合了广东人的性格特征:低调不张扬,却讲究实效。新会陈皮村里,大厨阮兆佳正在制作菜肴七彩陈皮丝。陈皮宴,是这里最负盛名的出品。
“陈皮的口味比较清爽,选择配料方面,一定要清爽,比如马蹄丝、兰豆丝、芽菜、虫草花等十几种材料,才能做成这个七彩陈皮丝。而且制作过程中,炒的火候不可以太老,一定要快手。”阮大厨熟练地表示。七彩陈皮丝只是陈皮宴中最普通的一道菜,面对一整桌色香味俱全的陈皮宴,陈皮变化成美食的功力才真正凸现。“陈皮宴已经做了很多年了,之前也拿过不少的奖。还有陈皮炖水鸭汤、陈皮小吃、陈皮骨等等都有拿奖。我很喜欢陈皮的味道,一直研究如何用陈皮入菜,这十几年一直如此,现在有六十多个菜式,而且每年都会有新研发。”
80后积极投身 背后有条新兴产业链
江门市新会区千亩柑田陈皮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陈皮产业80后创业者 肖凤琴
日益走俏的陈皮行业近年来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80后的肖凤琴就是其中的一位,几年前,她开始种植新会柑,一种就是一千亩“做农业呢,都是看天吃饭。我们希望每一年都是风调雨顺。我刚问了工人,今年产量都不错,每亩应该不止2000斤。”
政府和政策的扶持也让陈皮行业更加蓬勃发展。“这两年,陈皮这个行业比较兴旺。也有很多政策扶持。像陈皮贷,农行对我们新会柑种植户都有扶持,我们第一期贷了50万,帮助我们解决了资金周转的问题。”年轻的肖凤琴,2005年是做海鲜生意的,后来产业转型,因为自己是新会人,就回到新会进入陈皮这个“传统”的行业。而根据有关部门披露的数据,2015年,新会柑种植面积约6万亩,陈皮加工从业人员约3000人,年加工陈皮量达3000吨,全行业年销售额超15亿元。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的数据,截至2018年7月末,该行已累计发放“陈皮贷”1.4亿元,有效破解了农户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问题。
此外,广东人还首创了“陈皮银行”。在新会的陈皮村,结合了现代科技手段的陈皮银行,能够让你迅速了解这个金属箱里面陈皮的今生来世,并且可以把陈皮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产品,进行投资。有明确的交易时间,交易方法,甚至还有三年后回购陈皮的服务,减低投资风险,积极为陈皮产业引入“金融活水”。
陈皮,从一种农产品,到生活常见美食,从创新的各种利用,到高新科技支持下的金融产品,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得不说,作为“广东三宝”之首的新会陈皮,传承的不仅是千年地道药材之精粹,炮制工艺之精湛,更是广东人务实创新精神的体现。
许多传统文化项目列入非遗,总不免带有濒临着失传的危机,而陈皮凝聚着多项非遗,却不仅仅作为一种文化被传承,更多的是附着于陈皮之上的对真味的探寻、求真、精益求精,以及开创精神。也因此,陈香甘醇,历久弥新。